十.倫理教育導引良知

我們中國傳統思想中有所謂五倫, 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中國儒家思想主要的內容也是著重於倫理思想,即教導人在家庭社會中怎樣處世作人,教導人做人的道理。

儒家思想以孔孟為宗,孔孟的思想以四書為本,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孔孟的言論集。這四部名著中的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總匯,中國後代的儒家思想發展到宋明理學及近代的新儒學,都是以孔孟思想為宗,教導人從思想到行為合於天理,合於人情,合於良知。

倫理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我們中國的道德項目包括四維八德,即禮、義、亷、恥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中國有一句俗語:「禮、義、亷、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中國人是多麼著重個人的修養及道德教育。

倫理道德的教育是從個人閞始,所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個人修養則先要正心誠意。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從格物致知,到誠意正心,這是倫理教育的基礎,基礎是從內心開始,而良知是從內部發出來的。良知本身是善惡的標準和裁判,但因為在人生的生命過程中,缺乏經驗,缺乏後天的教育;有時因為環境或一些傳統風俗習慣的不同,或因為政治制度的差異,使人本身純潔的良知良能受到誤導,因而造成良知的被誤導走向錯的判斷,故此倫理教育對良知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羅光總主教在實踐哲學中認為,孟子所說的良知,是天主的一種向善的傾向,不是我們所要說的倫理標準。他認為孟子的良知有兩層意義,一是不慮而知,二是知道行善。從這方面來看,與我上面一節所說的良知本身是善惡的標準和裁判是不同的。

現在回到我們的教會,聖多瑪斯曾討論到良心問題,認為「良心」不是在理智以外的一種特別的認識本能,而是理智的一種動作,使理智的學識,應用到行事上,評判所行的事是善是惡。換句話說,「良心」是人心的一種警告,告訴人目前當行之善或當避之惡。這是聖多瑪斯所說的人心,也就是理智,故此良心是人心理智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