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號角》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迪士尼動畫電影公司旗下一位出色的動畫創作人,爲了走侍奉上主之路,甘願放棄高薪厚職。他構思了十二個聖經故事,準備畫成動畫,然後製作成動畫電影,作傳揚福音的工具。

 

所謂動畫,就即是會動的漫畫。如果要為漫畫定義,就是用簡單的筆法來表達深層意義的一種藝術作品,令人一望而心領神會,產生迴響,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聰明的軍人政客紛紛利用漫畫作軍事宣傳,故有「漫畫強於彈丸」之說。孫子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漫畫宣傳正是攻心的最佳武器。

 

對人心有這樣大影響力的藝術,起源於何時何地呢? 有人認爲,始於東洋。日本德川時代(三百多年前),有一位畫家葛飾北齋,率先稱自己的作品為「漫畫」,大概是覺得自己的畫作相似於文學裏的漫談、隨筆之類的小品文,故以爲名。但論到「漫畫」之實,早在八百年前,日本已有這種創作。當時有一位畫家名叫鳥羽僧正,他擅於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筆法簡單,內容滑稽,富有趣味。他的作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每幅作品都是獨立的,另一類卻有故事性,類似現今的連續漫畫。科技日益進步,連續漫畫注入了音樂、聲音和動感,便成爲動畫電影,亦即是俗稱的「卡通片」。

 

談到卡通(cartoon),大家都一定知道,就是西洋漫畫。有位西洋漫畫史學家說,羅馬城外有一座地下古墓(catacomb),刻畫著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壁上繪有不少民衆生活的畫作。這些壁畫,就是漫畫的起源。如果此說得到認同,那天主教殉道者墓窟(catacomb)便是漫畫開山祖師的工作間了。但中國的漫畫始創人豐子愷卻不同意這種説法。他認爲此說是把漫畫的範圍放得太廣泛。所以,就讓我們敬重中國的漫畫大師之見,同意漫畫始祖的畫室座落於東洋吧!

 

西洋漫畫雖然不在天主教會的古墓裏萌芽,但出處卻依然是我們十分熟悉的。文藝復興時期,尼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爲了繪畫《最後晚餐》,拿著速寫簿到處描寫人的形貌,作構思的參考。這幅畫後來不僅成了名畫,還成了西洋漫畫的發端。原因是達芬奇在思考的過程裏,有時故意把人的容貌特點誇張,令人看了發笑,這就是漫畫裏的似顏畫(caricature)的起源。後來,藝術家相繼把這種畫法應用到人生社會的題材上。

 

注入了諷刺性的元素的漫畫,便成了諷刺畫(cartoon )。在天主教會的歷史中,有一個遭人詬病的時期,有些漫畫家故意作畫諷刺,例如,繪畫前往天國的入場券發售處,有錢的神職人員購了票,便可進入天國,貧窮的神父束手旁觀,無緣得進。這些最早期的西洋漫畫對於教會雖然有點負面,但無可否認,確實反映了當時教會的現象。可喜的是,今天的教會已擺脫了教權時代的弊端,一切從愛出發。

 

我曾聼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天主最初造人的時候,原意是讓人可以看見祂,觸摸祂的,但天主太美好了,人造出來以後,都很愛戀祂,黏在祂的身邊,不願意去從事祂所派遣的工作。最後,祂沒有辦法,只好把所有人都收了回去,從新再造一批新人。祂想,祂應該藏到那裏去,才可以讓人看不見,願意去工作,卻又感覺到祂的愛,要去尋找祂呢?最後,祂決定藏到人的心裏去。從此,人便苦苦追尋那份一直吸引著他們的愛情,有時走對了路,有時卻盲目地到處亂碰,傷害了自己。

 

福傳,就是要幫助盲目的人類找回當初的那份愛。福傳,可以有很多方法,漫畫的感染力如此強大,運用在福傳事業上一定有很大的收效。但盼基督教那位才華橫溢的弟兄能在這方面耕耘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