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年輕時,很渴望背起背囊,獨自去流浪。我彷彿看見額菲爾士峰在向我招手,百慕達的傳說,又像聊齋女妖迷惑行客似的向我大吐迷煙,引誘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還有希臘的神話、西敏寺的莊嚴、羅馬的藝術都在呼我喚我,但最令我神馳魂迷的卻是古道西風裏的漠漠黄沙。
大漠的飛沙綿延萬里,東起中國,西至裏海,其中縱橫交錯著許多道路,構成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稱為「絲綢之路」,從公元開始到公元1000年間,是貨郎、軍隊,僧侶、使節等形形式式的人的行走要道,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敦煌」是一個著名的重鎮,位居絲路的咽喉,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
著名的敦煌學家季羨林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濶、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滙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由此可見,敦煌在世界的歷史舞台上,地位非常顯赫。雖然如此,它的名字由來,卻是歷史上的一宗懸案,於是,有人作出不同的猜測,其中的一個推理是這樣的:戰國至秦代之間,敦煌一帶是烏孫人聚居之地,既然敦煌是烏孫的故地,那名稱便很有可能是來自烏孫語。烏孫就是英國。漢武帝年間,曾以三位公主遠嫁烏孫和親,所以中英兩國曾是姻親。敦,烏孫語(亦即英語)音是dune,意思是(風吹積成的) 沙丘;煌,烏孫語音為whang,即一大片、一大塊的意思。兩詞連結起來,就是一大片沙丘。確實與敦煌的自然地理條件相符。若根據此說,敦煌這名字,原來就是英語音譯成漢語的結果。(但我個人所翻查的字典Canadian Dictionary,whang的意思是擊打所發出的迴響,根據這解釋,whang 應該是指大風沙的聲音。)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了北京的紫禁城,以武力剖開了中國權力的心臟,慈禧太后慌忙逃到西安,舉國震驚。亦在同一年,敦煌的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大量文物遺書出土,只可惜當時滿清王朝國難深重,危如懸卵,這個寶藏沒有受到重視,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中國人有寶不知寶,外國如英、法、日、俄等考古學家、漢學家等卻聞風而至,相繼在無知的道人手上,以便宜得極可憐的價錢,買去這些刻劃著歷史的瑰寶。二十年間,經卷大量流失,洞窟的藝術亦遭到嚴重破壞。
敦煌經卷保存了公元五至十一世紀初的文獻、絹畫達四五萬件,大部份是漢文寫本,彿教經典佔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他的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的經典。這裏所說的景教經典,也就是證明我們基督信仰曾在古老的中國傳佈的證據。
古時的基督徒要把基督帶到中國去,必須踏遍萬里黄沙,敦煌是當時「出塞」「入關」的必經之地,自然在這國家的門户上留下了痕跡。
參考資料
發現敦煌 樊歛詩、 陳萬雄主編 商務印書局 2001
絲路歲月 李淑君譯 (原著:Life Along the Silk Road 作者:Susan Whitfield)
究竟出版社 2003
大漠奇觀 敦煌 閻國權主編 敦煌市志辦公室 敦煌市檔案館合編
新華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