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年代的人,青少年時期,受影響最深的電視節目恐怕是勵志劇集了。還記得電視播影日劇「青春火花」那段日子所掀起的熱潮,當時,同學在校園裏,總愛三五成群圍攏一起,七嘴八舌地談論電視劇的情節,時而為蘇柔美苦練跳高而熱血沸騰,時而為絕招「鬼影變幻球」拍案叫絕,還有貞子如何冷傲,又如何贏得同伴的友誼…等等。十二三歲的小女孩不僅嘰哩咕嚕地談過不休,還熱熱烈烈地玩起排球來。當時,我們雖然幼稚無知,但主角以愛待仇、遇難不退的精神,在正受時雨之化的心靈內著實盪起了很深的迴響。

 

後來,我患了一場重病,同學結伴到醫院探望,帶來「青春火花」的漫畫本,解我病榻寂寥。那一場病,把我折磨了好幾個月,復課後,拖著瘦弱無力的病軀,一方面繼續接受治療,一方面還得急起直追已耽擱多時的功課。

 

從那時開始,我便很深刻地體味到苦難縈繞的人生,也明白到,屬於自己的責任,不管有多艱苦,也要刻苦自勵,勉力完成。也許是因為這一點點認知,在還未跨入天主教會的門檻之前,勵志文章一直是我的重點讀物。

 

杏林子是眾多勵志作家裏最令我敬佩的一位。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際遇,就是十二歲時患了一場大病。患過惡疾而得以復原,重新作一個完好健全的人,並不是必然的福氣,杏林子所缺乏的就是我這種好運。她一病而成殘疾,成了人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杏林子所患的是罕有的「類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損毀,十分痛楚。她被逼輟學在家,透過函授和教育電台進修,由於手指關節變形腫痛,要寫字,只有一手握筆,一手推動紙張,每寫一個字都是漫長的痛苦掙扎。老師不知就裏,還批評她字醜,令她十分傷心。杏林子患病初期,怨天尤人,情緒非常低落。後來認識了主耶穌基督,心靈得到飽飫,才脫胎換骨,勇敢地向命運挑戰。

 

在聖寵的扶持下,杏林子不斷寫作,先是散文,繼而小說、廣播劇、電視劇本、舞台劇本等等,獲獎無數。到了晚年,她已無法執筆,但仍以口述方式繼續努力。她的著作激勵人心,對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1980年,杏林子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獎,但對於一個雙目注視天上的人來說,獎項除了是一點鼓勵之外,並沒有太大意義。活於天主愛內的人,所想所看所關懷的已不再局限於個人天地,杏林子以天主的目光放眼天下,看見太多太多殘障人士像她患病早期一樣,生活在一個永遠無法覺醒的噩夢中。於是,她挺起殘缺的身軀去從事義工服務,後來還成立了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實踐「福音」與「福利」並重的「雙福」精神。之後,又成立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為一百萬殘障人士謀福祉。

 

她曾說過:「我瞭解上帝之所以容許災難降臨到我們身上,為的是要我們從痛苦與患難中學習我們應學的功課。凡是有價值的東西,件件都須代價,苦難是唯一鍛練我們信心和人格的工具。」她盼望,每一個殘障人士都能衝破自身的有限,為天地演奏出生命的凱歌。

 

但人誰無限?肉身本身就是一種局限,即使你健步如飛,即使你力拔山河,依然是一種有限。所以,不管是殘疾,是健全,又或健全的軀體內裹藏著一顆殘疾的心靈,都需要天主,才能高飛。

 

平安夜,聖子(Son) 親自從無限進入有限,帶領我們去飛,飛進太陽(Sun)的光中,飛進太陽的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