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rrows 返回牧心集目錄

 

  在西貢聖神修院的生活,基本上來說是很快樂的。因為如果你不覺得快樂,就不能久留,這是聖召的特徵。至於伙食方面,當然是很清淡的,一日三餐不缺,但只是粗茶淡飯而已,故此當有聖誕新年和特別的瞻禮慶節,才會有較豐富的肉類食物。

  很有趣的事,每逢主教來訪就會放假一天,加餸一味。當年的香港教區主教白英奇,他是一位溫和慈善的傳教宗徒。當他被委任香港主教以前,曾在大陸海豐一帶傳教,因為香港教區的範圍包括寶安縣及海豐一帶;他的傳教生涯,是常騎自行車到各處村莊傳教,受到教友的愛戴。一九五零年,中國大陸變色,共黨政權逼害教會神父修士修女,所有外籍傳教士都被驅逐出境。

  大約在一九五一年期間,有一天,在香港羅湖橋邊坐著一位西人,帶著農夫的草帽,穿著一件破舊的唐裝。香港邊境警察向教會報告其人其貌,即刻由粉嶺堂區的賴神父去觀察,原來就是白英奇主教,立刻通知教區主教府,由主教府要求政府派了一列特別的火車開到羅湖,把他接到香港,不久他正式就任香港教區主教。

  白英奇主教從一九五一到一九七一年,在任二十年,為香港教區的貢獻非常多。
 
最大的貢獻是建立了數十個天主教中小學,數十間堂區,成立了服務全港各界的天主教明愛機構,明愛的服務範圍包括教育、醫療、安老、社區青年、職業訓練各種培育的工作,這些對香港社會起了很大的影響。香港明愛以前稱為天主教福利會,「福利」的意義很狹窄,以為是派金錢物質為主。就如五十年代初期,香港天主教福利會得到美國天主教贈送大量衣服、麵粉、奶粉,派送給所有香港貧窮有需要的人。因為那個年代,香港本身在一九五零年前只有四十多萬人口,一到一九五零年之後,從大陸逃難到香港的難民激增了一倍,超過一百萬,一九五三年近二百萬人口;大陸的專制政權及三反五反,加上大飢荒,逃到香港的人不斷增加,故此救濟的工作是迫切的,教會也因此多了許多「麵粉」教友,但是在天主的奇妙安排下,和教會的傳教與天主教學校的教育工作,使教友的質素不斷提升提高,這樣才使香港的教會不斷改革更新,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教會,白英奇主教的功勞,可說至為偉大。

  因著白英奇主教對修院教育的關懷,我們的修院制度與生活也起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以後再要說明的。

我的司鐸聖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