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斯多略

(Nestorius)

 

 

    敦煌的壁畫和殘卷既然刻劃著第五、六世紀時代的基督徒活動痕跡,我們便以此為起點,攀援歷史的長索,逆時空而上,追尋昔日的記憶。細意探尋之下,我們發覺,舊日的基督徒之所以忍赴嚴冬雪嶺之險,驚探初春雪崩之危,還有夜寒如冰,日灼如火,歷盡艱辛,遠赴中國,除了理想之外,原來還背負著多番挫折和屈辱。

 

    教會初期,基督徒都有一腔熱血,要把耶穌的教訓傳遍天下萬國。但很可惜,當時並沒有一套完整的哲學和神學來闡釋教義,產生了很多疑問。基督徒紛紛就這些難題作出反省和思考,但在這反省和思考的過程中,卻發生了很多歧見,彼此無法協調,形成爭論。

 

    這些神學的激辯,先有亞略神父的聖父聖子不是同性同體論,繼之是聶斯多略主教的基督雙性論,後來還有基督單一意志說等等,都曾演變為衝突,嚴重影響社會的安寧。歷代君皇都以國家安定為大前題,把引起爭端的主帥罷黜,並譴責他們的思想為異端。

 

 

    公元四二八年,君士坦丁堡的聶斯多略主教以他所強調耶穌兩性一體的思想為論據,強烈指責當時尊奉瑪利亞為「天主之母」的敬禮。同時間,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濟利祿卻堅決維護基督的一性一體論。君皇為了讓雙方能夠取得共識,平息爭端,唯有召開厄弗所大公會議。但根據史家記載,這次大公會議竟然在一片喧鬧和混亂中進行。原因是濟利祿主教一心一意要擊敗對手,以厚禮拉攏了五十多位埃及主教。到了大公會議舉行之日,多位主教或因路遠,或為事忙,未能如期趕到,但濟利祿主教罔顧皇帝特派專員和六十多位主教的抗議,堅持揭幕。與會有二百多位主教譴責聶斯多略好像出賣耶穌的猶達斯,宣判他的思想為異端。判決一出,場外的群眾歡聲雷動,高舉火把護送主教回寓所去。

 

    未幾,支持聶斯多略主教的人群慢慢抵達會場,他們無法認同濟利祿主持會議的手法和程序,便反過來譴責濟利祿和他的擁護者,雙方各自集會討論,互相罷黜對方的身份。情況一片混亂,無法收拾,君皇的代表為了平息紛爭,便把聶斯多略主教和濟利祿主教一起罷免,以示公平。

 

    不料,濟利祿竟然成功逃回埃及亞歷山大城,受到凱旋式的歡迎。而聶斯多略卻被放逐到利比亞沙漠大綠洲,最後客死異鄉。而他的支持者亦被逐出了羅馬帝國。

 

    聶斯多略派的基督徒被逼從主流教會中分裂出來,只好收拾挫敗與創傷的心情,致力向東發展,成了向中亞和中國傳揚福音的傳教士。公元六三六年,亦即大唐貞觀九年,正式傳入中國,名為景教,在新疆遺留下大量的活動遺蹟。

 

 

 

參考資料

 

天主教歷史淺談      梵蒂岡廣播電台   6/2010

絲路歲月            李淑君譯 (原著:Life Along the Silk Road   

                                                        作者:Susan  Whitfield)     究竟出版社    2003 

天主教英漢袖珍辭典    天主教恆毅月刋社出版      2001元旦  天主之母節初版

雲海傳馨                         彭保祿神父    聞道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