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告訴我,她認識一位年青人,寫了好幾本小說,一紙風行。

我問是什麽類形的小說,朋友說:「是以年青人戀愛為題材的作品。」她接著又補充說:「對象自然也就是青年了。」

我又問及質素問題,朋友說:「一小時便看完的作品,只求消閒,不講究深度。香港現在有很多這類小作家和作品。」

我問:「這些作品對人生有正面的影響嗎?」她說:「很多作品都在傳遞時下流行的意識,不一定對心靈有積極的影響。」

載道的文章固然有益人心,但由於學術性重,深諳其理的大都是知識份子,接觸面有限,普羅大眾即使得到教化,也只是間接的、片面的。故事性重的作品則不然,容易吸收,感染力強,如果是劇本,又或改編成劇本的小說,拍成了電影或電視劇集,那普及之廣,即使少如幼童,長如耆老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吸收了故事中的訊息。如果故事內容有腐蝕真理標準之危,後果就非常嚴重。

孫震1先生認為,「看小說是從虛擬世界所設計的各種不同人物和情節中尋找人生的價值和方向。」如果作者能夠把真理融入故事,在不經意間衛道,在不覺中教化,小說就是最理想的人生教材。但要創作這種作品,作者不單要知識廣博,才氣縱橫,最重要的,是對真理的認知,與及靈性的深度和觸覺。

精彩的故事往往能令人廢寢忘餐。情節愈吸引,留給讀者的印象愈深刻,人物設計愈精彩,讀者的代入感愈强。且看吳承恩先生筆下的西遊記,故事的情節有如戟斧,斫破地域的銅牆鐵壁,流入西方社會,孫悟空、唐三藏等人物更如刃剪,劃破時間的羅網,進駐數百年後的今天。

作為基督徒,祈禱、讀經、閱讀神修作品,充實一己靈性的生命固然重要,但我們還須背負福傳的使命。文字福傳也是上主的莊稼,若能把基督的真理融會貫通,沁入精彩的小說情節,能福傳,能載道,潛而默化,只要能喚得一顆心的感應,便已堪當向上主交帳。

「當我們閱讀一本小說對書中人物產生喜愛或憎惡時,這本書對我們的人格形成已經不知不覺起了作用。2」兄弟姊妹們,莊稼在前,任重道遠,你可有躍躍欲試的感覺?

 

 


1 孫震先生是臺大校長、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蔣經國基金會監察人;是經濟學家、教育家、政治活動家。
2 孫震先生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