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 或者求雞蛋,反將蝎子給他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路十一:11-13)

 

二十多年前,香港很流行一種摺紙玩意,稱為幸運星。當時,很多人都喜歡用彩色紙條摺成一粒一粒的星星,放在玻璃瓶裏,鮮艷奪目,煞是好看。遇到節日、生辰、送別等等特別日子,還會用來餽贈親朋,相信會為對方帶來好運。

 

風氣後來一變,又流行起摺紙鶴。這是根據日本一個古老傳說而興起的潮流,說若能在午夜十二時正摺第一千隻紙鶴,然後立刻許願,願望便會實現。這個傳說是否真的能為處於絕境的人,亮起希望的火光,實在不得而知,但這種玩意著實曾經風靡一時。

 

其實,在這摺紙玩意大行其道之前,早已有朋友特意從日本買來一大堆精美的彩色圖案紙,教我摺各式各樣的鳥,我覺得有趣,很快便學會很多種雀鳥的摺法。但熱情過後,那些美麗的手工紙便給我冷落到不知甚麼地方去了。

 

去年搬家,看見舊物堆積如山,只好忍痛把陳年「寶物」都理出來,撥入垃圾行列。想不到,那堆手工紙竟在翻箱倒籠間隨著昔日的「少女遺痕」重現眼前。彩紙還未褪色,但摺紙人卻早已歷經百變,新思舊緒,難禁起伏心頭。

 

從前,我總覺得,這種摺紙玩意,用作怡情,用作裝飾,確然不錯,但附會傳說,總覺蒙上太濃重的迷信色彩,未敢苟同。其後輾轉世途,心境迭變,對事物的看法大有改觀。我深深感到,不管摺幸運星也好,摺紙鶴也好,甚至燒菜做飯,只要一邊幹活,一邊專注地祝福所愛的人,又或積極地盼望心中的需要,這種心情,已是一種祈禱。祈禱是與天主對話,理應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根據西方藝術史學家的論斷,人類早在35,000年前,已在深山的洞穴裏作壁畫。人到底為甚麼要在洞壁上從事藝術活動呢?像我們今天佈置家居一樣,為了「裝飾」?為了「漂亮」?還是另有目的?根據一個被認為是最嚴謹的理論說,那是一種與「交感巫術」有關的活動。換言之,是一種確保狩獵成功的儀式。當原始人面對猛獸之時,形勢凶險,所以必須在狩獵之前,透過巫術與儀式來祈求勝利,戰勝恐懼,盼望能活著回來。細想這種祈求勝利和平安的心情,不也是一種求恩,一種祈禱嗎?

 

人逢絕處,自感無力控制命運,往往寄望奇蹟,這是最原始的心靈活動,只不過,不是人人都知道,也不是人人都願意接受,他們所寄望的奇蹟來源,其實就是自己的父親。如果目標純正,又懷有愛,那摺一千粒幸運星,摺一千隻紙鶴,何異於唸一千遍禱文,向自己的父親祈求一千次?

 

「求必得,敲則開,尋必獲。」傳說想也不一定盡屬無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