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有一首很令人回味的小詩,名叫《斷章》,短短只有四行,但優美雋逸,蘊含著參透不盡的人生哲理: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首詩的意境很玄很美。你走在橋上,寫意地看風景,自覺是你個人的事,但原來,你已走進了樓上人所欣賞的風景中,成為他欣賞的景心。當明月高照,銀亮的月色來為你裝飾窗戶時,你不知道,自己已成了他人夢中的裝飾,這位做夢的人是友?是親?又或是樓上那欣賞風景的偶然人?一切都這樣不經意,不著力,不由人去控制,如此圓與緣,繚繞著無窮韻味。

 

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交,確實很奇妙。我們一直在自己的軌跡上行走,不知何故,卻突然錯落在他人的軌道上,這種無端又偶然的交匯,也許只是平湖上泛起的一圈漣漪,轉眼便復歸平靜,但亦可能會掀起巨濤,改換了生命的航道,甚至山河面貌,都為這個緣份而改變。

 

十五世紀時,有一位藝術大師杜瑞(Albrecht Durer) ,他生長於窮苦家庭,家中有十八名兄弟姊妹,父親是打金匠。父親要養活這一大家子人很不容易,杜瑞從小便去當學徒,幫助家計。杜瑞在工作中結交了一位好友。兩人醉心藝術,都很想到紐倫堡(Nuremberg) 去修讀藝術,但學費的難題卻令人費煞思量。

 

二人懷著共同的夢想,反覆談論了很久,終於議定了一個計劃。他們相約,由一個人去工作,賺錢供另一人留學,到那人學有所成,再賺錢去資助另一人去完成學業。

 

二人抽籤決定誰先去,杜瑞贏了,得到優先權。他的朋友跑去當礦工,作杜瑞的經濟後盾。日月如織,杜瑞載譽歸來,一心要踐行當年之約,但不幸發現,朋友的一雙手已因長期操勞而損毀,再也無法拾筆繪畫。

 

杜瑞看見朋友的一雙手,一雙滿載著犧牲的手,嶙峋粗糙,既傷心,又感動,摯情激盪之下,振筆直揮,把它描繪在畫布上,命名為「手」。但這幅畫,情與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感染力極之強烈,觀畫的人看見,都稱之為「祈禱的手」。

                                                         praying_hands_2

 

杜瑞一生,創作了很多出色的作品,有畫作,有木刻,也有銅雕,到了五百年後的今天,仍擺設在不同的藝術館和博物館內。他的作品各有精彩,但最為人熟悉又最感動人心的依然是那幅「祈禱的手」。

 

坦白說,如果不熟悉藝術的人,未必知道杜瑞這個名字,即使聽過,也未必記得起來,但只要看過這幅「祈禱的手」的人,都不會忘記這雙手。天主的神能就是這樣奇妙,如果你甘願默默地、不辭勞苦地成就他人的光榮,天主會以另一種方式來報答你,舉揚你。

 

寫到這裏,突然想起耶穌派遣門徒,不是要他們兩個兩個地一起出去嗎?杜瑞和「手」的主人,不正好就是一對,經年累月地低訴著犧牲的光芒與力量,令人類自覺地想到:祈禱、祈禱、祈禱。

 

(作者按:杜瑞的故事有不同版本,有的版本說,這雙手的主人是杜瑞的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