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晉鐸四十五週年
我與多倫多的多面情
我從一九七一年來加拿大深造時,就已經認識了多倫多。那時多倫多還沒有很多華人,城市也不像今天那麼繁盛。唐人街的嘉模聖母堂剛從韓國教會手中接過來。有一位多才多藝勤奮苦幹的張必剛神父,他曾在滿地可中華天主堂工作過,管理那邊的中華學校,一九六七年來到多倫多。
我於七一年聖誕假有機會訪問了多倫多,那是一個嚴冬。以後每年都有機會來多倫多。張必剛神父創業有成,讓位給了麥文傑神父,他自己去了美國紐約為華人服務,創立新的華人服務中心。
麥文傑神父來自澳門教區,曾在星加坡服務,他與我一見如故,每次來訪都熱情招待。一九七六年,他放大假五個星期,特別邀請我來此代他,每主日兩台粵語彌撒,教友都來自港澳,台灣與大陸的教友不多,當年還沒有士嘉堡與萬錦,及至八零年代開始,華人漸漸增多,許多港人受九七問題困擾,加上多次暴動,移民潮不斷湧現,才使多倫多成為全加最受華人歡迎定居的城市。
七十年代,滿地可仍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但因魁北克獨立党不斷攪獨立。加拿大可說是一個最民主自由的國家。魁北克不但攪獨立,並且於一九九五年全省辦全民投票,公投決定是否獨立;想不到最後失敗;但這些獨立運動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使滿地可的經濟走下坡,連以滿地可名字的加拿大第一間首創的銀行總部都遷到多倫多,隨著其它大的公司總部,一間一間遷到了多倫多;連新移民到滿地可的居民,因為要用法語才能找到工作,失業率高,故此不論新舊移民,都靜靜地遷移到了多倫多。
多倫多城市人口已不能容納新移民,因此向外發展,首先有了士嘉堡,然後有了萬錦和烈治文山,而華人新移民就在此發展。新的社區,商場,學校隨之建成。
七零年代末期,來了一位湯一煌神父和陸之樂神父,在他們努力之下,中華殉道堂得以建成。陸神父剛開始要建曹桂英堂,不幸中風,得到江潤坤神父從香港教區來此接任,完成了聖曹桂英的工程。
湯一煌與江潤坤神父與我前後都是華南總修院的院友,陸之樂神父也是在香港傳教多年的米蘭會會士,彼此都有深厚的情誼。湯一煌神父功成身退,由香港教區派來了梁達材神父接任,堂區發展迅速,每年領洗者在五百上下;而曹桂英堂教務也是蒸蒸日上,一切都充滿朝氣,顯示出教友與神父合作的成績。
二零零五年秋,我在滿地可中華天主堂任滿,因病休養於修會的療養院。聖曹桂英堂的主任司鐸江潤坤神父在回香港渡假時中風,不知是否能再回多倫多,教友都很擔心,堂區當年只得一位己退休從美國轉來的符牧德神父,經堂區議會急商之下,就派了四位教友,於十一月八日駛了一輛大車到了滿地可將我接來了多倫多,當年帶病還要拿住拐杖行走,但天主安排的就是就是那麼奇妙,就在那幾天吳若石神父從台灣來此開班,在中華殉道聖人堂教授腳底按摩;我們在港台時已是多年老友,並曾一同在吉隆坡參加國際若石研討大會。因他一連四晚特別為我治療,從此漸漸恢復健康。感謝天主,江神父也能帶病回來多倫多,我們兩位可說互相成了病友,繼續為堂區服務。
在這段時期得到多倫多許許多多熱心教友的支持愛護,加上我不斷到社區中心運動、游泳,就一天比一天康復起來了,感謝天主,賜我能夠繼續為多倫多的教友服務!